首页

优美踩踏网站

时间:2025-05-30 05:29:41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56549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张晓刚表示,有关联合声明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叙事,妄图遮掩针对中国的险恶用心。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管辖海空域维权执法,完全正当合理、无可非议。

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总书记引用这些典故

您现在看到的是河南南阳西峡县老君洞景区。这几天,这里18万亩野生紫荆花开得正艳,深深浅浅的紫色花朵簇拥在枝干上,灿若云霞,团团花簇点缀在青山绿林间,与蜿蜒的盘山公路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斑斓的油彩画。每年4月初到5月是野生紫荆花的最佳赏花期,姹紫嫣红的美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带动了当地及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

世界超高海拔地区抽水蓄能项目地下厂房首层通风洞顺利贯通

11月5日至10日,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的决心。

中新电竞对话无畏——迷雾漫漫,终有明天

运动项目造型、吉祥物“江南忆”、西湖十景、中国传统节日……杭州亚运会期间,数百种主题纪念徽章热销,携大量周边产品一道“火出圈”。

经济大家谈 |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这一战略思想科学擘画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鲜明提出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保障,深刻指出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前进道路,深化拓展了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视点和实践领域,有效彰显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大国担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